第375章 旧案存疑(2 / 4)

鲁秀的谈判没有兴趣,于是闪身回到之前的尉武戍山坡,找个阴气浓郁处,取出灵石,慢慢修炼起来。

萧西风捋了一下那次西征仇池的脉络:自己五人那次受彭城王召唤出山,其实是去捉拿檀道济及余党。

因为檀道济是宋国最厉害的猛将,又担任江州刺史,手上掌握着几万军队。

彭城王要“钱塘战阵”萧西风五人随孙延安到寻阳,目的是应付军队叛乱。

结果,檀道济手下掌握军权的两员大将:薛彤、高进之,根本没有反抗,而是束手就擒、从容赴死。

那次五人的出征,更像是一趟观光旅行。

五人完成任务、准备返乡时,突然接到彭城王军令,征召五人加入西征军,随裴方明将军讨伐仇池。

萧西风后来想过,这里面很有蹊跷。

首先,如果征召他们五人是彭城王的意思,萧西风觉得,彭城王一定会让孙延安先探探口风、征询他们意见。

起码会做点动员工作,打个预防针,让五人回乡向家人告个别。

而实际情况是:五人被强行拉进了队伍,没有商量余地;然后遭遇意外、猝然身亡,来不及留下只言片语。

萧西风认为,这与彭城王对待五人的风格大相径庭。

这是其一。

其二:那次西征,从军队序列来说,钱塘五人的上官是梁坦、陈弥,梁、陈二人的上官是刘康祖,刘康祖的上官是裴方明,裴方明的上官是刘真道。

然而真实的统辖关系绝不是如上述这么清晰、简单,而是错综复杂。

刘康祖来自太子府,真正后台是太子。而那时太子年少,幕后操作太子府的还是皇帝刘义隆的人。

裴方明表面上受刘真道节制,其实他拥有调动军队的最高指挥权。

……

总之,萧西风五人莫名其妙卷入西征仇池的战争,但还没到地儿,半路就嗝屁了。

萧西风猜测,如果自己五人是被谋杀的,谋杀指令下达、执行路径最有可能是:皇帝→刘康祖→梁坦/陈弥→执行军士。

好些年过去了,四个老乡应该早就转世投了胎,钱塘县几家人也经历了家道中落的阵痛…主要是自己阴阳两隔,还不大熟悉阴间套路,不知道阴招应该怎么玩…

不急,慢慢查,慢慢来。

萧西风还是回到了原来思路。

相对于人世间凡人,自己的维度优势太大了。真不用急。

自己要解决的问题在阴间:阴卒对阳人,哪些事可做、哪些不能做?底线在哪里?红线是什么?……修为提高后权限又有什么变化……等等等等,这些才是优先选项。

……

刘铄等人来到鲁秀住处,将宋帝刘义隆的诏书拿给鲁秀看。

鲁秀看了诏书,一颗悬着的心这才安定下来。

他道:“禀南平王,如今已得到皇上准信,那就事不宜迟,在下立即回长社,去向家兄舍弟报告。实不相瞒,家兄军中,有部分将士不见得愿意随我们南归。那我们必须先处理好这些人,以免开拔前走漏风声。在下就此向各位告辞。待吾三兄弟和程大人回归之时,咱们再聚。”

刘铄点头,随即指示王方回去安排人马,护送鲁秀出城。

鲁秀回到长社,对大哥鲁爽说明:自己亲眼见到了宋国皇帝给南平王的诏令。他把宋国皇帝的意思告诉了大哥。

鲁爽在长社的驻军,原来是一万人。此次随永昌王拓跋仁南下,在与刘康祖的决战中,折损了三千多。

拓跋仁回洛阳前,将手下的氐族、柔然族等军士三千多划拨给鲁爽,为他补齐一万军士。

鲁氏兄弟回归南朝,肯定不能带着这些人。因为他们更习惯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