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自我圈禁(2 / 2)

虽然有资格担任首宰的人不多。

但是,大家都明白,不是英雄创造时代,而是时代造就英雄。

只要身后的势力被皇上看中了,谁还不能做个带头大哥呢。

自从崔浩以及三家姻亲被灭门,剩下的几大汉人世家: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平城张氏…等,他们都不会跳出来去争什么了。

崔氏四大家族的血淋淋教训,太过残酷。

所以,现在对朝官领袖位置有想法的,除了皇族,其他人都属于鲜卑贵族或官宦家族。

殿中尚书源贺、独孤尼、长孙渴候,南部尚书步六孤丽,这些是太子的忠实拥趸。他们不会放弃为太子重掌录尚书事而努力。

尚书左仆射兰延、吴兴公和疋,二人与东平王、三皇子拓跋翰走得近。

中长侍宗爱时常对皇帝提起南平王、五皇子拓跋余。

根据情报,皇帝拓跋焘发现,太子老师、尚书令古弼反而对太子的态度有些模棱两可。

……

东宫,太子府。

一间小客室中,拓跋晃独自一人,坐在榻几后面,慢慢饮着茶。

以往常在一起喝茶饮酒的仇尼道盛、任城等人,几乎全部被杀了。

是中常侍宗爱的手下人举报,廷尉府拿人、判决、处斩的。

但拓跋晃心里十分清楚,没有父皇点头,宗爱就算吃了熊心豹子胆,他也不敢如此张狂、对太子府的人动手。

当然,整个朝堂都看得出这点。

大家拿不准的是:皇上纵容宗爱这么做,是要废储立新了吗?

如果是这样的话,新的储君又会是哪位皇子呢?

作为当事人的太子拓跋晃,着实有些不解。

现在看来,在自己和宗爱之间,父皇更加信任后者。

——这一点,是聪明的他没有料到的。

当拓跋晃从漠南回到平城,发现大司农、光禄寺这两个自己掌管的部门,被弟弟拓跋余安插了大量人手在关键位置,而自己却被父皇身边小太监通知不得擅撤时,拓跋晃心中明白:父皇不再信任自己了。

接着就是自己的录尚书事职务被解除。

这就等于是父皇把对太子的不信任通知了天下人。

所以,拓跋晃做出了一个决定:除非父皇发话,自己暂时不出门、不见客。

也就是自我圈禁。

就这样吧,爱咋咋地。

——拓跋晃暗自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