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建设啊。” 叶坤有些自责,说道:“再走走看看,我们慢慢商量吧。” 不管在哪里,有人才有一切。 没有人,哪怕是天选之地,也发展不起来。 巫穹说道:“齐鲁江淮一带,土地多,但是没有什么矿产。得想个办法,在这里搞一些产业,带动经济。” 叶坤点头,深以为然。 秦丑说道:“那就搞一些大型的农场,种植棉花,再建立纺纱厂纺织厂。这里有大片的土地,只要人口发展起来,经济就能恢复。” 童明说道:“大型农场,就需要很多人。这个人,从哪里来?” 叶坤笑道:“你先规划农场,等我打下高句丽,给你迁移一批人过来。交址那边,也有许多劳工,可以补充一些给你。” 春天的时候,秦二午又从交址,送来五六万人。 叶坤下令,将煤矿铁矿和纺织厂里,已经驯服的异族劳工,送往各地落户。 腾出位置,让新来的劳工,接受锻炼,学习汉话。 从徐州向南,情况也差不多。 叶坤一路上不断撒钱,将带来的优质农具,各种铁锅、粗制瓷器,发给小门小户的百姓,帮助他们发展生产。 大户人家,叶坤就不管了,他们人多势众,有很强大的自我恢复能力。 九部也一起发力,具体指导各大郡县,甚至各个乡镇的具体工作,帮着参考规划,制定短期目标。 叶坤还拿钱,给茉莉和夏侯姐妹做人情。 一万个针线包,让她们随便送人。 每个针线包里,都有各色丝线和棉线,一套针具,一把小剪刀,一个顶针,一套毛衣针。 虽然都是小东西,但是对穷人家来说,也是一笔财富。 东部地区,叶坤一直没来过。 这也是刷刷存在感,培养自己的威信。 六月二十,来到江淮地区查看。 这边更惨,走了半天的路,甚至看不见一个行人。 因为大平原地区,每逢战乱的时候,老百姓没地方躲,大多都被抓去当兵了,剩下的,也都饿死了。 反倒是山区相对安全,战乱的时候,大家躲进山里。战乱一过,再从山里跑回来。 叶坤叹气,说道:“从江东和金陵,迁移一批大户过来吧。要不,这边实在发展不起来。” 于归农叫苦:“可是,谁愿意过来呢?搬家三年穷,来到这地方,就等于白手起家。” 叶坤不满意,冷冷说道: “谁愿意过来,得问你们。你们都是江东豪绅,这件事,就看你们的魄力了。凡是移民人口,一人一两黄金。这个钱,从府库里出。另外,凡是移民人口,三年免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