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功劳,足以立于众诸侯之上啊。
朱元璋内心感叹,而且,邓禹此人也足够的明白为臣的道理,知道分寸,绝不越矩,和那些仗着自己功劳就不知道规矩的人可差太远了!
-
卫青和霍去病了然。
如果说邓禹对长安城中的情况判断出现了这样大的失误的话,那后来他不敌赤眉军败出长安、还缺少粮草的原因,也算是找到了。
当然,不敌赤眉军的原因也不只是这一个,但粮草问题总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邓禹以为长安城中还有一定的存粮,那么他可能在进入长安城中的时候就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然后就会陷入到这个泥潭之中……
但不论如何,看到如今繁盛的长安城变成了那样一副凋敝衰败而又荒凉的模样,两人心中都有些难言的情绪。
若是这样的灾祸来自外部,是匈奴那些部族突破了边关防线造成,那么他们作为武将,尽自己的全部力量将匈奴都清理干净、至少让他们几百年都恢复不了元气、不敢窥视中原,还是可以做到的,也算是他们为日后做好准备。
可是这样的灾祸并不在外,而是在内。
【远在洛阳的刘秀其实有些着急了,邓禹的大军在关中盘桓已久,但却一直没有夺下长安,这不太符合他的规划,于是他下诏催促邓禹进攻长安,让他加快进度。】
【实际上,原本邓禹定下攻取上郡等地的计划前,军中也有将领觉得是不是应该直接攻取长安,但是被邓禹说服了——当时,避开赤眉军的锋芒并没有错。】
【这一次刘秀催促,邓禹也还是坚持自己的判断,即如今不是进攻长安的最好时机,等一等,说不得可以兵不血刃地将长安纳入治下。】
【因此,早在他败出长安、刘秀让他退兵的这一命令之前,邓禹就已经有过抗命之举了。】
【而这一次抗命,也不能说是错误的。】
【但是这一回问题并不出在邓禹对战局的判断之上,而出现在军中的控制之中。】
【邓禹自己率军去平定北地郡,在原本的驻地留下了两名将领镇守,一人名叫冯愔,一人名叫宗歆。这两人完全辜负了邓禹的希望,在邓禹带兵离开之后,他们为了争夺权力直接展开了内斗。】
【这种内斗愈演愈烈,最终直接动上了刀兵,冯愔技高一筹,从物理层面干掉了宗歆。】
继续阅读
【军中出现这样的变故,简直是最严重的情况了——且冯愔在杀了宗歆之后,顺势直接反了邓禹,带着自己的部属向邓禹发动了进攻。】
【最终,邓禹向刘秀询问解决之法,刘秀找到了在冯愔军中的与其关系要好的将领黄防,策反他后用他来抓捕到了冯愔,解决了这个巨大危机。】
【但危机虽然解除,可造成的影响却难以在短时间内消弭。】
【经此一事,邓禹在军中的威望大幅下滑,军中对他的指挥多有不愿意服从的情况,军心涣散,难以坚决执行命令……总之,邓禹所部在这时候其实就已经有了后来战败的苗头。】
【而之后,赤眉军撤出长安,邓禹确实率军夺下了长安,但等到赤眉军从陇右返回之时,邓禹所部战败,进一步打击了邓禹的威望;之后刘秀让邓禹退兵而邓禹未曾听命,也算是后续连锁影响之一了。】
刘彻有几分愕然:“军中竟然发生内讧了?”还是两名将领走到杀死彼此继而反叛这个地步的内讧。
这叫个什么事儿啊!
好好的打天下的时候,好好地做好了战略分析和规划,然后留下两名将领镇守原地,主帅率军出动作战——这其实是非常常见的安排了,也属于正常安排,根本不算什么不妥当之举。
可是怎么这种好好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