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恩死后,卢循接替了他的位置,并且没有表示出就此停休的意思。】
【此时,是元兴元年三月。】
【但是东晋朝廷却也没有对卢循进行讨伐,而是选择安抚他,将卢循任命为永嘉太守。】
【顺带一提,做出这个决定的,是太尉桓玄。】
桓玄?太尉?
司马炎顿时有些愕然。
孙恩死亡,卢循接替上位,成为新的首领,是元兴元年三月份——就在这个时候,桓玄竟然已经夺取了大晋的大部分权柄,成为了朝中真正说话算数的人了吗?
怎么这么快?
孙恩起兵的时候,朝廷也只是对西面丧失了控制力,但还没有被夺取到剩下的权力、也没有被夺走正统的名分,朝中说话算数的还是司马元显和司马道子。
虽然这俩也并不是皇帝,但起码也是宗室,是他们司马家的人。
皇帝不皇帝吧,皇帝没有权力也属于是常见的事情了——在东晋的时候,这种情况下,权力能握在宗室的手里也算,至少也是肉烂在了锅里,没有落到外人手中。
可是桓玄,桓玄,他不姓司马,而是姓桓啊!
而且这个桓玄……司马炎虽然没有什么了解,但是他就是有一种直觉:这个桓玄,与之前掌握朝政大权的王氏王导等人、谢氏谢安等人,不一样!
那两个门阀士族,他们掌握权力,但是却没想着说要干掉他们司马家的人。
换言之,至少在整个过程中,做的是权臣,也是名士,又要名声,又要权力,却没有想着去篡夺皇位,把司马家的大晋干掉,自己上位成为皇帝。
可桓玄此人——也不知道是不是之前提到的桓玄和司马道子有深仇大恨,还是桓玄控制西部地区实际脱离朝廷的原因——总之,司马炎觉得,桓玄不是王导和谢安的那样的人。
他很有可能,最终的目标是奔着皇位来的!
而大晋,彼时的东晋,朝野的情况……
一旦失去了皇位,真正意义上的失去、连名分都没有过一次,只要一次,东晋就完全没有挽回的余地了。
司马家,根本没有重塑天下、夺回皇位、中兴起复的能力。
天下的其他人,有这样的意愿的,没有这样的能力;而有这样的能力的人……多半是没有这样的意愿的。
所以——他即将就要看到大晋的实际意义上的灭亡。
桓玄,桓氏……
【之前,孙恩想要从海上直插京口,然后突袭京城建康,以此来灭亡东晋,但是他失败了,被刘牢之和刘裕打得连连败退,不得不退回海中,最终于元兴元年三月身死。】
【但是,这个他毕生的梦想、最终的目标,在如今,已经有人替他达成了——】
【元兴元年三月,桓玄率兵攻破建康。】
曹操一愣,顿感惊讶。
建康作为东晋的京城,本身的守备就要比别的地方严密许多——虽然从孙恩的情况来看,其他郡县的守军情况实在不如何,但至少孙恩没能攻破建康,甚至他都没有和建康守军怎么交手。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知难而退。
所以,至少,建康的守军还是有那么些兵力,也有那么些水平的;以及,建康的城墙显然也是较为坚固的。
所以,桓玄是怎么在元兴元年三月,孙恩那边退去不久之后,攻破建康的?
要知道,东晋的朝廷别的不说,能够调动的兵力和将领还是有的,愿意效忠朝廷而非桓玄的门阀士族也还是有的。
以及,刘牢之呢?
作为统帅大军的主帅,北府军的首领,刘牢之在镇压孙恩的一系列作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东晋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