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落,众朝臣纷纷拱手道喜,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包括,龙椅之下的其他皇子。 幽兰良州接连收复,他们亦是高兴。 “的确可喜可贺,朕得凌大将军,如鱼得水!”龙椅上的东临陛下,原先的大皇子赵崇修,年约三十出头。 他身着黑色朝服,不怒自威。 原本,凌云霄并不是他最为看好的那一个,只因,凌家并非武将之家。 凌家虽威望不减,凌父虽位及丞相,但对兵法一窍不通, 凌云霄乃凌相老来子,如今因凌相年事已高,已告老还乡。 陛下赵崇修眼神扫视一眼面露笑颜的朝堂群臣, “幽兰良州接连收复,乃民之幸事、国之幸事!” “陛下!”李昭叩首道: “平北大将军英勇神武,卫国将军和镇关将军亦是不凡,臣亲眼所见,他们在这次良州收复的胜战中,立了大功!” “的确如此!”陛下赵崇修,早就从凌云霄的奏折中,知道了良州收复的所有事迹,到底没有亲身经历,他也只能凭借脑中想象画面, 但也不得不说,此次良州收复,凌大将军使用巧计,战士伤亡最少。 李昭想说,他也有功,若非他被敌军抓获,凌大将军也不会因为他,派张岩和姜玥二人冒险相救。 要知道,在他被抓获之前,他们东临的援军还未曾赶到, 只能说,他们东临这次提早获胜,夹杂了运气在内。 “陛下,除了卫国将军和镇关将军,臣在边关,还发现了一员小将。该小将临危不惧,头脑清晰,风范不输大将。” 赵崇修听罢,拿起了凌云霄所写奏折,询问道: “名叫姜玥,对不对?” 奏折中,小将姜玥,所向披靡,一路杀敌斩将,功不可没。 当看到姜玥的年纪,他一连看了好几遍,还以为自己看错了。 十三岁参军,十四岁时,就已经做到了将士们所不能及。 李昭听到此处,原来凌将军奏折已然奏明,想来,他是多此一举了。 “正是姜玥,臣从边关的将士们口中,屡屡听得她的壮举!” “是吗?”即便东临缺兵少将,但赵崇修轻易不会封将。 读书人,哪怕是考中童生、秀才,都千难万难。 士兵大多草根出身,若想在军营中脱颖而出,必定也是千难万难, 而此刻的他在看完凌云霄的奏折后,对姜玥的评价只一个字, 那便是快, 升的太快了! 尤其是看着奏折中,凌云霄将姜玥夸得天花乱坠, 虽然凌云霄的奏折中,只写了姜玥的屡屡战功, 但在赵崇修看来,是天花乱坠。 在他看来,完全没有可有, 少年将军是有的,也是像夏元辰那样的,子承父业,亦或者世代武将之后, 原本凌云霄就不是武将出身。 此时此刻,赵崇修倒是想着,亲自会会这名小将,想知道凌云霄所言,是否掺杂水分在内。 偏袒,也不是没有可能。 这不,说到姜玥,朝堂之上的所有文臣,大部分官员不发一言,不认识,也就没有说话的权利。 胜战道完,接下来,就是边关棘手之事。 赵崇修略微清了清嗓子,继续沉声道: “良州虽然归属,但北燕不会善罢甘休,凌大将军奏折有写,北燕试图跟西宁合作,共同攻打我东临大国!” 赵崇修话到此处,所有的朝臣,笑意尽散。 原以为边关宁了,凌大将军可以班师回朝,不想,还是需要继续作战。 “众位皇弟。”赵崇修视线落在了其身下的,四位皇子, “有谁愿意出战?” 此等两国联手之事,赵崇修怕凌云霄一人会吃不
第281章 朝堂(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