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9)(2 / 3)

商海前行 黄金之城 1890 字 2个月前

情庄重地点香祈祷。随后陈发主动在前引路,带着王心怡逐个殿堂巡游。每至一殿,陈发皆悉心为其讲解殿内的文化典故与神只渊源,王心怡听得入神,不时提问交流。二人就这样且走且停,逐一参拜,沉浸在这庄严肃穆又充满文化底蕴的氛围之中。

旃zhān檀林,又名旃檀禅林,俗称大悲楼。

旃檀林地处九华街西南,背依芙蓉峰,建筑规模庞大,主要包括华严宝殿、大悲宝殿、大愿宝殿、明净肉身殿、老殿(大雄宝殿)、玉佛殿等。其中华严宝殿、大愿宝殿、大悲宝殿被称为三大宝殿,均坐南朝北,呈“品”字排列,朝向九华山开山祖寺化城寺。

王心怡和陈发先来到华严宝殿,位于三大宝殿中间。

华严宝殿为宫殿式建筑,重檐飞翘,斗拱交错,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其枋檩均装饰以云龙图案,金箔贴裹,祥云缭绕,群龙竞飞。大殿四周廊下环立着28根雕龙石柱,殿前还有巨型石雕龙堵浮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

华严宝殿供奉华严三圣,正中为毗卢遮那佛,释迦牟尼佛的法身,两侧是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其中手持如意,身骑青狮的是以智慧闻名的文殊菩萨。手持莲花,身骑白象的是以大行闻名的普贤菩萨。

陈发对王心怡解释道:“普贤菩萨拜事业,中间毗卢遮那佛求健康,又边文殊求智慧。”

在《华严经》中,文殊菩萨是毗卢遮那佛最重要的两位助手之一,长期陪伴在佛陀的左侧,象征着佛法的智德和证德,代表着大乘佛法走入人群之中的诸多方便善巧、应世化俗和移风易俗的生机勃勃、以及佛法中不共世间的无上甚深智慧和金刚锋利般的般若正见。普贤菩萨,则是作为毗卢遮那佛的另一位最重要的助手,长期陪伴在佛陀的右侧,象征着佛法的理德和行德,代表着大乘佛法严密系统的理论、顺序次第的禅定和丰富具体的实践。

修学文殊菩萨的智慧,遵循普贤菩萨的行愿,其实就是把大乘佛法的无上般若智慧和具体修行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把大乘佛法菩萨道中,所有的“境、行、果”,都迅速地修学契入和圆满完成。

王心怡跪在每个佛像前一一叩拜。紧接着他们又来到大愿宝殿,位于三大宝殿靠西。

大愿宝殿与华严宝殿风格类似,殿堂前有八根青石龙柱,为深雕浮刻,每柱有两条龙对迎而翔,盘绕升腾,中间刻有宝珠为伴,龙柱两两相对,各具其形,造型优美生动,龙姿栩栩如生。

顾名思义,大愿宝殿供奉大愿地藏王菩萨,四面金身地藏比丘,身披袈裟福田衣、左手托一颗宝珠、右手握一支锡杖。

王心怡抬眼望去,只见眼前这尊地藏王菩萨法相格外庄严肃穆,令人心生敬畏。此时,身后恰好有旅游团在导游的带领下路过。导游声音洪亮地向游客们介绍道:“各位游客,眼前这尊地藏王菩萨极为殊胜,大家若虔诚礼拜,消业障之效甚佳,请务必认真参拜。”导游话语刚落,游客们便纷纷响应,不约而同地朝着菩萨像前的蒲团走去。一时间,跪拜之人众多,前排的蒲团竟显得供不应求。于是,在蒲团后方很快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众人皆耐心等待着上前礼拜的机会。更有甚者,因实在等不及,便直接双膝跪地,在光洁的地板上诚心磕头,对地藏王菩萨表达着自己的敬意与祈愿。

王心怡和陈发离开了大愿宝殿,前往大悲宝殿,位于三大宝殿靠东。

大悲宝殿是三大宝殿中建成最早,原名大悲楼,很多当地人还是习惯称旃檀林为“大悲楼”。大悲宝殿全木窗门,古朴典雅,殿前两根盘龙石柱,台阶正中是由青石制作的九龙浮雕图,惟妙惟肖。

顾名思义,大悲宝殿供奉大悲观世音菩萨,正中为四面千手观音像。大悲宝殿两侧供奉84尊观音变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