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两人沿着回酒店的道路徐徐前行,只见街道两侧店铺鳞次栉比,各类商家应有尽有。既有那飘出阵阵饭香的餐馆,也有摆满琳琅满目的纪念品店,还有那售卖精致手串的特色铺子,甚至连国际知名的快餐品牌肯德基都在此开设了门店,可见九华街的商业之盛。
在返程途中,他们又看到了那条通往肉身殿南门的石阶路,这条承载着他们刚才一起上山记忆的道路,此刻在归途中显得格外亲切。路过肯德基门店后,两人向左拐去,仅仅步行几分钟,便又看到了旃檀林。抬眼望去,旃檀林对面庙宇错落有致,寺宇众多。各寺庙内香烟袅袅,香客云集,旺盛的香火和不绝的人流彰显出此地的非凡人气。因时间有限,陈发便引领着王心怡朝着化城寺的方向走去。
这一路都在九华街的商业街,游客熙熙攘攘,摩肩接踵。路旁商店里摆满琳琅满目的商品,各类美食散发着诱人的香气。王心怡一路上眼睛都看不过来,时不时被吸引得驻足店内,望着那些精美的物件惊叹不已。她渴了有清甜的饮品,饿了有可口的小吃,尽情享受着这丰富的选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后面更精彩!
两人走走停停,陈发趁着走路的空隙,便向王心怡介绍华城寺的相关情况,讲述着华城寺的历史渊源、建筑特色以及在九华山上的独特地位,王心怡听得入神,对这趟旅程更多了几分期待与憧憬。
化城寺四周环山如城,是九华山的开山祖寺,历史最悠久又是地藏菩萨道场,是九华的“总丛林”。
化城寺位于九华街,坐落在芙蓉山下,迎面是一座圆形广场,广场中间有一个月牙形的莲池,名月牙池,传说为当年地藏放生池。
东晋隆安五年(401),僧人杯渡曾在此筑室为庵。唐至德年间(756-758年)改建,定名为化城寺,“化城”源自《法华经》中的佛教故事。
至德初年(756)当地乡绅请新罗僧人金乔觉入居,贞元十年 (794)金乔觉99岁圆寂后,僧众视为地藏菩萨化身,遂辟为地藏王道场。
化城寺为四进院落式建筑,几经重修,现存寺庙的山门和藏经楼为十六世纪所建,大雄宝殿和后厅为十九世纪重建。
他们走了大概二十分钟,便来到化成寺。
化城寺现已用作九华山广场文物博物馆。进入殿内,仿若踏入一座小型博物馆。门口处陈列着诸多展品,其中地藏王菩萨的靴子尤为引人注目,尺寸巨大,透着古朴厚重之感。还有百岁宫无瑕和尚书写的血书,也静静地放置在此,旁边更有一系列珍贵的宝贝,各类书法作品散发着墨香古韵。王心怡一瞧,顿觉眼花缭乱,只觉满目皆宝。
她怀着极为虔诚的心,恰逢数位导游领着游客鱼贯而入,此处乃华城寺必游之地,众人自是不愿错过。王心怡便跟在导游队伍后面,耐心聆听导游细致的讲解,试图从那些生动的话语中探寻这些宝物背后的传奇故事与深厚文化内涵,每听一句,心中对这佛门圣地的敬意便又增添几分。
王心怡和陈发继续往里面走,在大雄宝殿的外面,点香祈福。殿内有一副“愿将佛手双垂下,摸得人心一样平”的楹联。佛像的造型,虽形状各异,从未有两手下垂的造型,楹联对仗工整,通俗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