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红线挂枝头(1 / 2)

对于月老庙,很少有年轻人会来这里跪拜,自然是因为千好万好,不如金钱好。

古话说亲生娃不如近身钱,现代社会资讯发达,很多事情一经发现,立刻传遍网络,很多人都知道养孩子并不等于孩子会给自己养老,结婚也不等于伴侣不会背叛自己。

现在的年轻人因为接受的教育不同,不少人都是不求真心,只求真金白银的,赚钱比搞对象重要,对象哪有小钱钱香,再说了,有钱还怕没对象?

【其实月老庙也挺好玩的,里面那棵榕树据说有八百年了,只要把自己和心仪对象的牌子用红线挂上指头,这辈子都会在一起,月老心中有数了】

【如果这样说,我把我和顾向阳的名字写在上面,他就会赘给我?】

【一听就是庙里面的营销,还是有很多痴女怨男愿意祭拜的,毕竟恋爱脑那么多】

【你们的心就那么冷吗?有一个相伴终身的伴侣不好吗?】

【有人相互扶持,有人互相嘘寒问暖不好吗?】

【你太理想了,兄弟,通常情况下都是你辛辛苦苦带着娃,就算你发高烧四十度了,你娃病着,也是你带去医院,女人才不会搭把手】

【就是,孩子一出生,就扔给爸爸带,女人就坐月子了,休完产假就回去上班,孩子生病不舒服,让她请个假,她还说你不会照顾孩子】

织女娘娘的金身是色彩缤纷的,传说织女喜欢色彩,所以才会有用晚霞织布的想法。

进庙拜神似乎是所有地方的传统,来到织女庙,大家也不会口出不敬,都是规规矩矩的,娱乐圈里面的人,最知道什么地方守什么规矩的。

沈乐乐遵照小林的动作对着织女娘娘的神像做了三个寻常的拜礼,她们是游客,并不是专门来祭祀的,如果是这边开公司的企业过来祭拜织女娘娘,那就大阵仗了。

首先要请庙里的庙祝择吉日,然后选购祭祀用品,在吉日过来祭拜,还要请专门的乐器班演奏祭祀的曲目,这些都是庙祝操办,企业照着来就行。

做完祭拜,这家企业还要在织女娘娘庙颁发三天的针线锦囊,沈乐乐她们赶上最后一天,领到了这个针线锦囊。

一个厚实的布袋子里面装着针线和剪刀,今天庙里还有穿针活动,据说只要能够一次性穿过七根针孔,就代表这个人心灵手巧,古时候这个心灵手巧的人就会被众人追捧,是一种提高自己婚恋地位的手段,现代则是预示着这家企业能够顺顺利利。

织女庙旁边就是月老庙,嘉宾们当然会过去逛一逛,而且除了刘庆,剩下的都是没有结婚的小年轻,求个好缘分也不错。

刘庆没有做媒的喜好,但是她也喜欢看到年轻人欢欢喜喜地在一起,多么年轻又美好的画面呀。

“各位,这个针线锦囊是不能拿进月老庙的。”

小林指了指月老庙前面的货物寄存处,剪刀、指甲刀、小刀,锐器,这些都不能拿进月老庙。

“是为了大家的安全吗?织女庙为什么不需要呀?”

大家都有点好奇,如果是为了游客的安全,织女庙也应该有这些要求才对呀。

“是不是怕锐器冲撞了里面的月老呀。”顾向阳猜测,月老是牵红线的,要是有锐器带进去,可能不太好,是不是有这个说法呢?

面对嘉宾们亮晶晶的求知眼神,“额...说得也没错,确实也是怕锐器造成的后果,因为月老庙里面的红线比较多,为了防止有些人把红线不小心剪断,所以锐器都不能带进去。”小林导游不好意思地说道。

前些年有游客领了织女庙里面的针线锦囊,来逛月老庙的时候,有熊孩子为了测试剪刀锋不锋利,随手在这里剪了根红线,这下子就糟了,那红线后面连着一大片红线,都是别人挂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