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电影的成片,以时长九十分钟的惯例来计算,差不多有八百到一千个镜头;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全世界都流行短镜头、碎剪镜头,这样一来,一部电影的镜头数又大大增加了,通常都要超过一千个镜头,达到一千三四百个左右;香江的一些动作电影,甚至要达到一千七八百个镜头。
在实际拍摄中,还有个拍摄损耗地问题,很多东西拍下来成为后期制作的素材,但是实际把电影组合在一起的时候,又会发现其实某些东西是没必要地,或者甚至是会起反作用的,就必须舍弃。也就是说,实际拍摄过程中,拍一千多个镜头是根本不够的,一般的导演都要拍二千多个,甚至超过二千五百个以上的镜头作为最后创作的素材。
正常一部电影拍摄周期在三个月左右,因为打算参加十月中旬的釜山电影节,那基本时间也非常紧,后期至少一个半月,那就到了八月中,期间还得宣传,加上上映的一个月时间。
理论上只要两个月内能拍完,是来得及。
然而实际地情况却远远不是如此。
苏岩发现,当初发明八小时工作制的那位真是伟大,完全抓住了人类生物钟运行的特点。
到第十天,心里除了把电影拍好之外,就只剩下一个愿望——让他好好睡一觉。
一天二十四小时,出发和回来整理器材加上在路上往返的时间,至少2小时,拍戏占去了九个小时,再加上吃饭洗澡和一些七七八八的时间,每天留给睡觉的时间有多少,可想而知。
这几天苏岩和他的剧组每天下午五点钟出发前往拍摄地,准备好以后七点钟开拍;拍五个小时到十二点,吃夜宵,苏岩还得和李尚根商量后半夜的西;又拍到三点或四点,赶回去睡觉,工作人员收拾完之后,天基本也就亮了,人都快坐不住了,背上象插了根铁棍儿一样的疼,只能在背上捶两下,回到酒店见到了床,整个人砸下去就睡着了,到早上9,10点,又要起来,安排晚上要拍的镜头。
苏岩累得有时候连澡都不想洗,回去蹭着床睡着了,又被允儿提着耳朵拉起来,强逼着去洗澡,都是外景,身上哪能干净。
一周时间过完,他发现,不行了,两个月时间太紧张。
最近的镜头都是以跑酷逃生为主,相比与其他镜头,最容易出错,单单一个奔跑拍十几次都很常见,有时候一个晚上就拍了俩,严重滞后。
于是,苏岩提出了新的方案,也就是一般大型剧组经常用的方法分组拍摄。
将整个剧组分成a,b两组。
制作人一听也是傻眼了,方法听起来听好的,但是一组你来导,另一组谁管?
别说李尚根,说实话,他现在很庆幸最后选择的是苏岩,因为这人热情是有的,无奈确实能力,经验有限,之前有个镜头,是有毒气体蔓延到城市之中,让无辜的市民受到伤害,说起来是群戏,但实际是要拆分成好几个镜头拼接在一起。
可足足花了三个晚上,都没有拍好,主要原因是群演需要无实物出演,浓浓的白雾后期才会通过电脑特效加入。
后来苏岩一看不行,自己来,两小时搞定。
所以要还是让李尚根来,他不放心啊。
苏岩直接回答,两组都是自己来导,辛苦一点也没什么。
制作人坳不过他,叫了所有人集合。
分组拍摄之后,进度果然快了很多,但是苏岩地精神却一天天委糜了下去。
白天的拍摄都是在酒店和医院,大概每天是要六小时左右,晚上则是在片场,每天两组轮换的时候,或是夜戏稍微早些结束,就赶紧回去睡觉。
后来干脆让s送来一辆带床的保姆车,直接停在场地边上,需要移动了,就在车上眯一会。
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