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虬正胡思乱想间,梁王武三思写成了《奉和春日游龙门应制》五言诗,起身交卷!
上官婉儿展卷朗诵,尚未来得及点评,通事舍人沈佺期也写成应制七言律诗献上。上官婉儿点评二位诗人的诗作后,武曌并没有赐袍的意思!
又过了一刻,尚方监丞宋之问的鸿篇巨制《龙门应制》四十二言长诗终于写成奉上,其结尾几句诗云ii
鸟旗翼翼留芳草,龙骑骎骎映晚花。
千乘万骑銮舆出,水静山空严警跸。
郊外喧喧引看人,倾都南望属车尘。
嚣声引飏闻黄道,佳气周回入紫宸。
先王定鼎山河固,宝命乘周万物新。
吾皇不事瑶池乐,时雨来观农扈春。
上官婉儿展卷作了声情并茂的朗诵,然后评论道“此诗虽然很长,但是文理兼美!是本场诗会上难得的佳作呀!诸公请传阅评论一下!”
左右学士们传阅后,都众口一致叫好。
武曌听到此诗把她捧得比瑶池王母还高,又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鼓掌叫好说“好哇,此诗不仅打动了朕的心,也打动了众人的心,应当评为第一!”ii
上官婉儿顺水推舟道“既然宋学士的诗评为第一,锦袍又只有一件,那么就只好对不起左史了!”说完从东方虬手中夺过锦袍,转赐给宋之问。
东方虬并不感到突然,而是如释重负,浑身轻松,微笑着向宋之问道贺!宋之问手捧锦袍向武曌下拜称谢。
这就是流传很广的龙门夺袍的故事。
后世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说“龙舟移棹晚,兽锦夺袍新。”高启《谢赐衣》说“被泽徒深厚,惭无夺锦才。”都是引用龙门夺袍的典故。
天册万岁二年腊月,武曌到嵩山封禅。三月十六日,新明堂建成,不再叫万象神宫,而是更名为通天宫,武曌改元万岁通天。
武曌重温历史,当读到大禹划天下为九州,夏启令九州牧进贡青铜铸造九鼎的故事时,感慨万千!毅然决定向夏启学习,下令用青铜铸造九州鼎。ii
任命司农卿宗晋卿为九鼎使,具体负责铸造工程。
九州鼎上刻绘各州山川物产的名称和图像,由司农录事钟绍京、著作郎贾膺福、殿中丞薛昌容、凤阁主事李元振等书法家分别题写,左尚方署令曹元廓在鼎上描绘图画。
一年后,万岁通天二年四月三日,九州鼎大功告成。
其中豫州鼎又叫神都鼎,是最大的鼎,高一丈八尺,容量一千八百石。
其余的冀、雍、兖、青、徐、扬、荆、梁州八鼎,各高一丈四尺,容量一千二百石。共用铜五十六万七百斤。
九州鼎是在玄武门外铸造的,铸成后要把它们搬入通天宫内,武曌令宰相和诸王率领南北衙宿卫兵十万余人出动,加上内苑喂养的大牛和白象共同牵曳。ii
为了鼓舞士气,武曌亲自撰写了一首诗歌《曳鼎歌》,歌云
羲农首出,轩昊膺期。唐虞继踵,汤禹乘时。
天下光宅,海内雍熙。上玄降鉴,方建隆基。
让南北衙宿卫兵一边唱和一边拉鼎。经过众人的努力,终于将九州鼎全部顺利地搬进了通天宫,按八卦方位放置在厅堂各处。
《曳鼎歌》气魄宏大,开头历数三皇五帝和夏禹商汤等圣人,然后说天下自改元光宅以来,海内和乐升平,取得了骄人的政绩。最后感谢昊天上帝,说她是得到上天的启示,方才建立了兴隆的大周帝国基业!
半年后,圣历元年早春的一个夜晚,圆圆的月亮悬挂在天空,发出明亮的光辉,春风吹拂大地,草木披上了新装!ii
武曌在神都苑凝碧池摆开夜宴,张灯结彩,大宴群臣和各国使节,暂时解除宵禁,敞开宫苑的所有城门,准备痛痛快快地玩它个通宵达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