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薛仁贵称谢起身而立。
武后见角楼下有一群士兵在练箭,对薛仁贵说“听说将军勇冠三军,古代擅长射箭者能一箭射穿七层铠甲,将军能射穿几层呢?”
薛仁贵取过硬弓,指着箭靶说“这里最厚的箭靶只有五层铠甲,末将试射一箭。”只听嘣的一声,箭已射穿靶心。帝后和众人齐声喝彩。
李治说“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朕平时练的天山剑法就是薛将军教的。”
武后也想露一手,仰天深吸一口气,接过薛仁贵的硬弓利箭,娇叱一声,一下就拉满了,嘣的一响,箭也射穿了最厚的靶心。李治和众将士都拍手惊呼,薛仁贵拱手叹道“娘娘真乃仙女下凡!末将甘拜下风。”
李治笑道“朕犯气管炎的原因将军知道了吧?”薛仁贵对“能与仙女喜结良缘,是千载难逢的福气呀!换作任何凡夫都会心甘情愿得气管炎的。”众人皆笑,对武后投以钦佩的目光。
晚宴上,君臣谈笑风生,李治赐薛仁贵银铠甲一副。
武后提到高门士族的问题,立即引起众将士的共鸣。薛仁贵说“臣虽然属于河东薛氏大姓,但却是从基层凭本事打拼上来的,并没有享受到荫庇。”
武后说“高门士族对上以仁义道德约束陛下,对下以门第亲疏取士,论资排辈,打造自己的贵族小圈子,排斥庶族贤才,方便自己的儿孙晋升,享受特权,堵塞基层人员的上升通道。长此以往,必然人心思散,缺乏活力,国家走向积贫积弱啊!”李治点头同意。
薛仁贵应道“臣虽然随太宗东征,立功高句丽,但因为论资排辈,到现在还是右领军中郎将呢。还有右屯卫将军苏定方骁勇多力、胆气超群,只因曾是窦建德、刘黑闼的部下而不受重用,到现在已经六十多岁了,壮志难酬啊!”
李治问“苏将军的上级是不是右屯卫大将军郑仁泰?”薛仁贵称是。
李治说“郑将军曾经参与过玄武门之变,是个老资格呀!论资排辈的用人方法压抑人才,不利于我朝开拓进取呀!朕会唯才是举,任人唯贤,给各位庶族将士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打通高门士族对社会上升通道的阻塞,使底层人才也能够建功立业!”众将士一片欢腾,高呼万岁!
显庆二年闰正月十三日,帝后乘銮舆从长安前往洛阳。走到半路上,李治任命苏定方为伊丽道行军总管,自北道讨伐西突厥沙钵罗可汗。
二月三日,銮舆进入洛阳宫,赦免洛州百姓的租赋,减轻百姓的负担。
武后接见许敬宗、李义府,讨论了《氏族志》的问题,认为《氏族志》没有叙明武后的本望,也没有录入李义府的家族,导致拥武派的社会声望不高,必须予以修改。
李治诏命礼部侍郎孔志约、著作郎杨仁卿、太子洗马史元道、太常丞吕才等十二位贤才商议编录谱牒,修改《氏族志》。编录原则是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五品以上的官员全部收入。
由于有吕才这样的杰出人物参与,新谱牒编录进度非常快,两年功夫基本编成。
显庆四年六月廿二日,李治下诏改《氏族志》为《姓氏录》,亲自作序。
《姓氏录》共收录二百四十五姓,二千二百八十七家,以皇后姓、三公三师三司、尚书仆射为第一姓,文武二品及知政事三品为第二姓,各以品位高下叙排,共分九等。
五品以上职事官都被录入,连兵卒中因军功而获得五品以上勋官者也进入上流,而没有在当朝任五品以上官员的高门士族都被摒弃于外。
五姓七望、缙绅士族看到《姓氏录》后哗然喧噪,以被甄叙录入为耻,并称该卷为《勋格》。李义府见高门士族不服气,就奏请李治收回全国的《氏族志》,予以焚毁,官修谱牒只保留《姓氏录》。
到十月,李义府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