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有逼数的。
这老头无非是想借机故意装病,制造出一种朝廷没他不行的舆论,逼得皇帝亲自来府里看望他,以此为自己增加权势威望。司马曜也算是英明神武,哪里看不出他的套路,因此之前便故意不理会,且看这老东西能装多久。谁知道谢安是个真狠人,眼看着淝水之战打出的优势随着时间渐渐消失,眼看着前线秦军开始反攻了,这老头就是不起床。
说到底,这大晋朝是司马家的,不是他谢家的。所以最终司马曜还是妥协了,以大晋皇帝之尊,亲自出宫探望谢安。司马曜神情复杂地看着谢安,可以预见,不久之后,全大晋都会流传“丞相生病,陛下亲自入府侍疾”的消息,这老东西的威望又将更进一步了。
可是偏偏,司马曜现在还不能揭穿他,还得配合着他的话来安慰他。于是司马曜说道“丞相说得没错,裴氏父子的确是卑鄙无耻。攻我会稽,策反我将士,那裴家小儿竟还胆敢辱骂丞相。有朝一日,朝廷轸灭暴秦,克复中原,朕定将裴氏父子千刀万剐,为丞相出气。”
谢安歪着头,不说话。
见此,司马曜心中暗骂一句老贼,面上又堆着笑道“那裴家小儿当日还教会稽的官吏士绅写了讨伐朕的檄文,朕不也忍下了么。如今暴秦又兵分四路攻打徐州,襄阳亦复为秦朝所夺,听说近日那裴家小儿还在襄贲消灭了我朝八千兵马。国事如螗如蜩,此刻正需丞相主持大局,丞相可万万不能倒下啊!”
要知道,那无数篇“讨伪帝司马曜檄文”早就在东晋传开了,这一直是司马曜心中的一根刺。此时为了安慰谢安,司马曜甚至不惜拿自己的伤心处来说事,司马曜心里头,又是另一番说辞若非东南战局皆是你在调度,旁人无从接手,朕岂会容你这老狗放肆!将来若有机会,朕第一个便杀了你这老狗!
谢安见拿捏得差不多了,皇帝服了软,声望也刷上来了。便装模作样叹道“唉,既然陛下如此依仗老臣,老臣便也只好抱病上朝,为大晋朝鞠躬尽瘁了。”
正在这时,却见一个小宦官闯了进来,道“启奏陛下,小裴贼又发檄文啦。腾抄了好几百份,派人到处散发,在边境都传开啦!”
司马曜看到了小宦官手里捧着的那一卷帛纸,只觉得眼皮跳了跳,道“念给朕听听。”
裴盛秦可是有过前科的,司马曜已经猜到了这封檄文里头肯定没好话,但他自信他自己遭得住。
司马曜心中冷笑,顶多又是一篇“讨伪帝司马曜檄文”罢!都看了上百篇了,也不在乎再多一篇,倒要看看那裴家小儿还能玩出什么新花样。最多骂句昏庸,骂句残暴,或者骂句桀纣,还能是什么?
不得不说,这个时代贫瘠的骂人词汇限制了司马曜的想象。
那小宦官自然是不敢抗旨的,陛下要听,那就念好了。
“伪临朝牛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昔充琅琊王下陈,曾以入侍王妃。洎乎晚节,秽乱春宫试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洋洋洒洒数百字念罢,小宦官自己倒没觉得有什么,还在疑惑牛氏是什么人。但谢安以及伴驾的几个谢氏族人,却都听得眼皮狂跳,冷汗直流。
牛氏是什么人?后世流传着一个非常著名的典故,叫做“牛继马后”。说的是西晋琅琊王司马觐府中有个姓牛的小吏,这小吏和王妃通奸,王妃生下小吏的儿子,却谎称是司马觐的种。司马觐倒还信以为真,真当这是自己的儿子,给这个孩子取名叫司马睿。
司马睿又是什么人?这可是大晋中宗元皇帝,东晋的开国皇帝啊!也就是说,按照牛继马后这个典故的说法,司马睿实际上是牛睿,他是那个牛姓小吏的种。以此类推,整个东晋皇族,并非是司马氏,而是牛氏!正因这个说法,后世许多相信这一说法的史学家都将东晋称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