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山而来,却仅仅只是衣物略有染尘,不愧是永瑶女侠。”
永瑶女侠只是笑笑,并未因花木兰的称赞而自满,只是矜持地问道:“这位想来就是花将军了吧?”
“哈哈,在下正是花木兰。”花木兰哈哈一笑,心情很是不错,毕竟难得遇到这么一个规规矩矩管她叫将军的人。她虽然只是个反贼,却还是喜欢别人叫她将军,这大概也算是一种虚荣心吧。
“女侠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不知找在下有何事?”虽然动动脑子也想得到,这时候来参合陂的江湖中人,基本上都是来参加叛军的,但花木兰还是礼节性地问了一句。
果然,永瑶女侠很是上道的说道:“官府每每视我辈江湖儿女为黑恶势力,总有朝廷鹰犬指望扫除我等,实在是欺人太甚!听闻北魏王在云中郡起事,声威浩荡,塞外七郡皆听北魏王号令。永瑶不才,亦粗通文武,今带两护卫来此,欲投效义军,共同打击官府!”
“我们二人愿随我家小姐投效义军!”
永瑶女侠身后两个随从,此时也同时说道,这二人一个叫阿纂,一个叫阿奴,常年跟随永瑶女侠左右,也都是江湖上响当当的高手。
永瑶女侠一番话,听得花木兰高兴,心想这永瑶女侠果然是文化人啊,果然会说话,这义军听起来可比反贼好听多了!参合陂多了这三位高手,更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甚好甚好,如今官府大军就在参合陂外,我镇守此城关,正缺英雄相助。女侠此来,可谓是解了我燃眉之急啊。来来来,我亦备好酒宴,女侠且随我入席,我们姐妹好好一叙。”
(以下内容不算入本章字数:花木兰虽是民谣杜撰人物,但迄今为止仍有不少学者认定确有其人,而且的的确确是北魏王朝的将领。至于花木兰究竟活跃于北魏哪一个时代,说法就很多了。有人认为她活跃于太武帝拓跋焘或者孝文帝元宏的时代,我却认为她更多可能是活跃于道武帝拓跋珪在位时期,也就是前秦淝水战败后,北魏刚开国那段时间。原因很简单,因为《木兰辞》里先后有“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及“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两句,也就是说,花木兰从军初期,北魏统治者是“可汗”,到了花木兰伐柔然归来后,北魏统治者则成了“天子”。那么众所周知,公元386年四月拓跋珪称魏王,建立北魏;公元398年七月,拓跋珪正式称皇帝。正好对应了由“可汗”到“天子”的称呼变化。另外拓跋珪也的确有过对柔然用兵的记录,符合《木兰辞》里魏军征柔然的记载。公元391年十月,拓跋珪讨伐柔然,假设花木兰正是在这一战中随军出征,那么按照“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的说法,391年花木兰出征时拓跋珪还是等同于“可汗”的魏王,十年后的401年,拓跋珪已经称帝多年,花木兰归来时所见确实是“天子”,这也能映证前面的推论。既然时代是秦末魏初,那么在前秦彻底灭亡之前,作为一个正常人,花木兰把自己定位成“反贼”的设定也是合理的。)
喜欢秦臣请大家收藏:秦臣手打吧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