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五章 舆论导向(1 / 2)

唐时明月宋时关第六百五十五章 舆论导向

翌日,苏宸写下的六国论,在金陵城内达官贵族、文人士子、青楼酒肆之中,开始传开。

苏宸出品,噱头足够,很多的人都争相传阅、背诵,文章写的是针对秦与六国的亡国见解,却发人深思,阐述了六国必然灭亡的命运。

这个观点与当今能够结合,让许多读书人和权贵们大感相似。

“好文章啦,好文章,简直不弱于《留侯论》和《赤壁赋》了,也只有江左苏郎,才能写出这等文章来。”

“这个并非骈文,而是议论散文。苏宸的文体别具一格,不同于古风运动提倡的骈文汉赋,对我们这个时代的文体,也有极深的影响。”

“以地事秦,犹如抱薪救火,薪不尽,则火不灭,说的太好了。朝廷送出苏宸,又割地赔款,何尝不是在是抱薪救火。”

“诸位,尽管大宋现在能够放过我们一马,但是宋国狼子野心,早就做好了统一天下的准备,无论是蜀国,还是我唐国,只有奋力反击,击退宋军,这个国家才能保得住,而不是通过这种委曲求全,割地赔款的形式,反而资助了宋国,让他们变得更加强大,也会被被北汉和蜀国所看不起,没有一点血气。”

一些文人士子开始议论纷纷,在酒肆、茶馆之内,都在讨论这件事,一时间金陵纸贵。

渐渐地,舆论风向开始变化。

“哎,现在唐国,已经没有一战的勇气,比之烈祖时期差太多了,或者说我们李唐朝廷都没有什么战斗力。真有些怀念当年这片土地上的杨吴政权了,想当年太祖杨行密,率领黑云都南征北战,连后汉、后周等皆不敢南下造次,吴越更是称兄道弟,不敢有任何越矩行为,为何?就是因为黑云都战斗力强,打出了威名!”

“是啊,很怀念当时杨吴朝廷,可惜被大权臣徐温私心所误,祸害朝廷,又被徐知诰这乱臣贼子夺权,建立了李唐朝廷,我们江南才会这般屈辱!”

民间舆论开始朝着杨吴政权来引导了,让百姓重新对杨吴产生好感,这里面就有黑云都的密谍,从中发挥作用,将舆论引发对李唐朝廷的不满。

一天的时间,金陵城内,许多人都知晓了《六国论》,争相传阅,奉为经典之作。

文人士子,太学生徒,朝廷官员大夫,读完之后都各有感慨,觉得苏宸此人,有文学大才,送给宋国实在可惜。

有些读书人甚至被煽动,要去宫门外请命。

但朝中官员们,为了一己私利和短暂的安宁,不会继续上书劝官家李煜收回成命了,因为木已成舟,官员们更希望能够尽管让宋军退兵,结束唐国的危机。

………

皇宫,澄心堂内。

《六国论》的抄录本被李煜看过之后,又惊又怒,惊的是苏宸的才华,让他都有些嫉妒,自从苏宸这一年诗文双绝,彻底的打击了李煜作词写文的积极性,因为无论怎么写,觉得都不如苏宸写得深,写的美,写的有哲思。

所以,造成李煜觉得自己的文学功力都在退步,十分嫉妒苏宸这些才华。

怒的是他感受到了苏宸这篇文章中的嘲讽之意,对朝廷做法的不满,写文讽刺,借古喻今的警示。

李煜现在对苏宸态度发生了转变,打心底想要把此人送走,因为他的存在,李煜自己变的不那么自信了。

如果没有了苏宸在面前,李煜反而觉得自己的能力和自信心会得到加强,更加舒服一些,在皇后等诸女面前,也觉得有面子。

君王常忌讳功高盖主,但是李煜偏偏是对‘才高盖主’也会心生不满。

因为虽然他是皇帝,但是他并无治国之才,管理朝政相对平庸,他唯一能开导自己的,就是自己是文人皇帝,才子之楷模,以文学成就也能力压唐国的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