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五章 杨都督的远征(2 / 3)

了,更何况受杨信影响,天启本来就对戚继光的成就很赞赏。

这次杨信不过顺水推舟而已。

“戚公无需客气,戚武毅公之功就是封侯也是应该的。”

杨信说道。

这时候沈有容被部下叫走。

“都督真不去朝鲜?”

戚金看着已经开始登上一艘战舰的李贵和沈器远低声说道。

“朝鲜那点破事还需要我吗?”

杨信说道。

“要说仅仅李珲部下,末将倒是可保无虞,末将当年也是在朝鲜与倭人打出来的,对朝鲜军的本事还是有所了解,只要末将这一万人到州,那么李珲是绝无打过清州的可能。

只是末将怕他再次向建奴求援。

朝廷的意思很明显,就是将咱们这一万人扔在那边的。

援军肯定难以指望。

若李珲真带着建奴南下,那末将也只有带着李倧退守罗州,这一万人马是抵挡不住建奴主力的,没有援军很难正在坚守,甚至必要时候还得撤到济州岛。”

戚金说道。

“真那样你就撤过去就行。

咱们援朝的目的,只是确保李倧不会离开朝鲜土地,不会被建奴抓去,至于朝鲜打成什么样子,那个对咱们来说并不重要,清州能守住就守,守不住就撤到州,州守不住就撤到罗州,罗州也守不住就到济州岛。

但兄弟们注意点,在战场上能打则打不能打就撤,尽量不要做无谓牺牲,左右咱们最后还是会反攻的。

一个打烂的朝鲜对咱们有利。

李家在这场战争中削弱得越狠对咱们同样越有利,我们的目的只是保护李倧,但不是保护朝鲜人,他们就算死光又与咱们何干?

李倧在就行。

李倧在那就意味着朝鲜还是大明之臣。

至于他失去的土地,那个最终剿灭建奴还是会给他夺回的。”

杨信说道。

这是他对朝鲜战场的原则。

战火烧到哪里并不重要,只要李倧这个朝鲜国王,还在朝鲜的土地上就行。

至于朝鲜人民……

当然是死的越多越好了。

朝鲜人口目前官方数字应该是一百五十万。

实际肯定更多,但应该不会超过四百万,不过目前并不能算一家的,北方之前大量并入八旗成为八旗朝鲜,这一次又加入了收编的绿旗军,而李珲和李倧又分了两家,总之算是四分五裂。

但总数应该是差不多四百万的。

这还是之前和倭国战争削减后的,原本之前官方就得近四百万。

战后汉城官方就剩几万户,这又养了多年才缓过来,然后又遇上了胡扰,不得不说他们也是很悲剧,目前很多地方已经可以用十室九空形容,估计再打几年就该真的千里无鸡鸣。

而对杨信来说,朝鲜的人口当然是削弱的越少越好,不怕李倧完复国后就剩几十万人,这样就可以命令李珲开放朝鲜,打着各种幌子,把大明人口塞进朝鲜半岛。这片土地并不差,尤其是朝鲜南部,基本上和江淮地区纬度相同,都是稻米产区,光州一带这片平原的水稻产量就足够养活数百万人,而且境内还有大量矿产。

这样的好地方当然要殖民地化。

而李倧留在以后印度土王化就可以了。

至于他是否乐意……

所以才要让战火燃烧在朝鲜。

朝鲜的人口越少代表着李倧越听话,而且印度土王化对他自己来说也未必是坏事,土王们可是对大英帝国无比眷恋,以至于试图刺杀蒙巴顿和尼赫鲁这些奸臣,就跟某些贱骨头一样。

“末将明白了,只是此前没有文官是否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