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设计的盾牌图纸铺在桌上。
经过几次修改,图纸上呈现出来的装置,变得比他最初的构思更为复杂,甚至已经很难再称其为盾牌了。
乔安设计的这组防御装置,看上去是一个巨大的正三角形,而这个大正三角形,又被分割为四个面积均等的小正三角形,相互之间以复杂的铰链连接。
由四个正三角形组成的大三角形,就像一组积木,通过简单的折叠,可以实现三种不同的防御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将上方的三角形向下折叠,两侧的三角形则向内折叠,使四个小三角形最终重合在一起,形成一面四寸厚的正三角形盾牌,边长约为96尺。
尽管造型看起来与普通的塔盾不太一样,乔安还是将这种折叠方式命名为“塔盾模式”。
塔盾模式厚度最大,对正面攻击的防御力最强,但是防御范围也最小。
第二种模式,只是将上方的三角形向下折叠,两翼保持不变,这样就得到了一个上底和下底比例为1:2、高度约为83尺的梯形。
这个梯形是由三个正三角形构成,中央的三角形其实是由两部分重叠而成,双倍厚度,防御力最强,两翼只有单倍厚度,防御力稍逊,胜在防御范围更大。
乔安将这种梯形折叠方式命名为“盾墙模式”,倒是很形象。
最后一种折叠方式,是将大三角形的三个角,同时向上折叠,收拢在一起,与底部的三角形,共同构成一个完封闭起来的正四面体。
这样折叠出来的造型,看上去跟盾牌根本就不搭界,倒是更像一座空心金字塔,乔安将之命名为“盾塔模式”。
“盾塔模式”可以为乔安最面的防御,置身其中,堪称密不透风!
三种模式,都需要对水晶钢板材进行不同程度的折叠,为此就有必要在每一个部件之间安装可供折叠的铰链。
这张设计图,乔安花费最多心血的细节就是“铰链系统”。不仅要求正反两个方向都能折叠自如,足够结实耐用,还要求铰链有一定的弹性,确保折叠过后板材紧贴,严丝合缝。
无论怎么折叠,两块、三块甚至四块重叠在一起的三角形板材之间都不能留有明显的缝隙,如果只是随便装上几块“合页”就应付了事,当然达不到乔安的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