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我说妻子是我的知音(4 / 5)

陈少菊的母亲改嫁到陈少菊的父亲这里的时候又给她生了两个同母异父的弟弟和一妹妹。

陈少菊的父亲一看周金昌是个工人,陈少菊嫁过去了还可以当老师,关键是女儿如果能给大队干部的小舅子结亲,将来他的两个儿子说不定也能沾点光。

于是,他也不嫌周金昌比女儿大10来了,他就同意了这门亲事,陈少菊跟周金昌结婚后,陈少菊就被安排大队里当了一个老师。

周金昌的婚假只有10天的时间,10天之后他就得到矿上去上班了。

周金昌快30岁了娶了一个18、9岁的姑娘,自然是浓情蜜意的,最关键的是他在矿上上班的时候,有多嘴的工友就开玩笑的说他们是老夫少妻,一个在矿上,一个在老家,夫妻两个相差100多里地,两口子分居时间长了,老婆恐怕会变心……

在工友们的蛊惑下他就经常请假回来,后来他就不请假了,经常偷偷的回来跟妻子同床共枕……

再后来,周金昌就被矿上开除了,又回到了生产队里当了一个社员,也是在这一年,他们的大儿子周红出生了。

周金昌的家庭原本很穷,陈少菊的父亲之所以同意这门亲事,主要就是看在周金昌是个工人的份上的。

现在周金昌被打回了原形,陈少菊的父亲就瞧不起周金昌了。

又过了两年,周金昌的二儿子也出生了,多了一个孩子就增加了一个负担,他们的日子就过的紧巴起来。

这时,周金昌被岳父岳母瞧不起,就连陈少菊也在心里瞧不起周金昌了,他们两个经常吵架。

那时候的人还比较保守,认为离婚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所以,周金昌和陈少菊一直过着鸡飞狗跳的日子,她们也没有提出离婚的话语。

七十年代未也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陈少菊也被大队除名了回来当了一个农民……

分田到户那一年,周金昌跟3家邻居伙着分了一头老牯子,第二年因为有人争着用牛,没人服侍牛,他们几家就把牛分开了,周金昌没有分到牛,就分到了200多块的买牛款。

没过多久,周金昌跟陈少菊因为家庭琐事两个人就吵起架了,陈少菊带着那200多块的买牛钱和两个儿子就回到了娘家,并吵闹着要跟他离婚。

龙庄跟大闫塆是田地搭界的邻邦队,陈少菊跟周金昌闹离婚的期间,陈少菊的父亲和她大弟拉着架子车,就把周金昌的一头猪和粮食都拉回来了,陈少菊把那200块钱的买牛款也给了她父亲。

在娘家住了半个多月后,陈少菊感觉到住不下去了,她又带着两个孩子回来了。

之前的日子虽然穷困潦倒,但她手里有200多块的买牛款,有猪有粮食,但她这次回来,屋里的东西也因为闹离婚的事情被洗劫一空了,家里连粮食都得借着吃。

俗话说:越有越能做,越没有越能糗,面对破败的家境,周金昌就破罐子破摔了,干脆也摆烂了,他憋屈的想着:即使挣的再多因生气吵架,陈少菊在吵闹着离婚,屋里的东西又被洗劫一空了,所以,他整天干自己的活就像是磨洋工似的……

邻居们看他的两个儿子也都10岁了,就劝他们安心的过着日子,在邻居们的劝说下,他们虽然也磕磕碰碰的,但也过了两年平安的日子。

就在去年周金昌跟陈少菊因为八月十五给娘家送节礼的事情,他们两个又吵了起来,后来又升级到闹离婚的地步。

这次闹离婚两个儿子大了,没有一个愿意跟着陈少菊回娘家去的,陈少菊一个人回到娘家后,她父亲又到周金昌家里把他借钱买的老水牛给牵回来了,他对周金昌说,他女儿的离婚财产别的不要,只要这头老水牛。

于是,陈少菊的父亲就把她的老水牛牵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