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大小小几千艘船舰,密密麻麻阻塞了十几里河面。
魏军滑台守将名独孤寒吖。
他早就收到平凉城宫中密友来信,告诉他:皇帝拓跋焘主张放弃黄河两岸所有要塞,军队全线北撤、避敌锋芒。
但皇帝意思遭到元老院强烈反对,所以皇帝无法下明旨撤军。
但是,各要塞、防区长官率本部兵马后撤的,无人遭责难。带回的部队也得到妥善安置。
密友来信意思很清楚:撤与不撤,你可以自己看着办。
撤,不会被追责,有去路。
不撤,坚守岗位,朝廷也同意。但生死自负。
只是,十月份之前,不要指望朝廷会给予强有力增援。
即便知道了皇帝态度,独孤寒吖还是不愿撤军。
因为,滑台距离魏国南部重镇邺城只有200里路。如果滑台失守,邺城就失去了屏障。
作为戍边大将,他的职业思维习惯,使他不愿承担邺城被攻破的责任。
尽管皇帝可能并不怪他。
但,邺城因他而破,不说别的,那种思想负担就受不了。
独孤寒吖自己态度明确了,他还是征询一下手下副将、校尉、部曲们的意见。
没想到一问,他们中大多数表示:二十年前,南将朱修之以一万守军,顶住安颉大将军3万人猛攻几个月,只因弹尽粮绝才投降。
咱们魏军官兵士气高昂,储备充足,坚持三个月至半年,绝对不成问题。
有朱修之将军珠玉在前,敌军未至而咱们弃城远逃,太丢脸了。
独孤寒吖听了众将官豪言壮语,哈哈大笑。
他当即宣布决定:由即日起,全城开始堵漏补缺、准备长期固守城塞。
王玄谟船队到达时,独孤寒吖率手下众人在城头观察河面盛况,丝毫无惧,也不理会。
独孤寒吖还下令:严禁出城挑战。违者,斩!
也就是说,他的策略就一个字:守。
宋军进攻,就接招。
宋军不攻时,各烧各饭、各捧各碗,相安无事。
王玄谟率庞大船队抵达滑台城附近时,心里还有些忐忑,怕遭到魏军袭击。
哪知他想多了。滑台守军根本没睬他们。
于是,宋军船队有条不紊在滑台城前的河面集结,军士、战马井然有序地下船、登岸、安帐扎营…根本没受到任何骚扰。
王玄谟见魏军如此配合,心中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这足见本方军威盛隆啊!
垣护之部的船只全是军舰。楼船军的规矩是人不离舰。
王玄谟让他们在石济城附近水面抛锚。石济即后世东平县城。
这里位于虎牢关和滑台城之间,便于监视西方、后方敌情。
楼船军的标准战舰,与运输船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楼船军战舰分底舱、中舱、甲板塔舱三层。
垣护之有战舰110艘。10艘规格是四龙三骨,100艘是三龙二骨。
“龙”和“骨”,分别指船舰结构中的大卧梁和大立梁 。
垣护之这支楼船军,平常在钟离城北边的淮河及湖泊里操练。是宋国水师宝贝。也是古代海军先驱。
王玄谟下令:宣威将军崔勋之部驻滑台城东,建威将军申坦部驻城南、长流将军罗文昌部驻城西。
城北面临黄河,场地不够开阔,在魏军箭矢射程以内,不宜驻军。
王玄谟与其余将士们就驻在大船上,铁锁横江,仰望着滑台城墙。
滑台城内魏军就如二十年前的朱修之将军一样,被铁桶阵包围。
只是这次,王玄谟比